研究生学术讲堂第四十期——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“马”的象征内涵
发表时间:2015-11-13 发布者: 阅读次数:409
11月12日晚,西北师范大学“研究生学术讲堂”系列讲座在新校区第一报告厅内顺利举行。本次讲座由我校美术学院副院长王玉芳教授主讲,讲授的题目为“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“马”的象征内涵”,来自教育学院、美术学院、历史文化学院等院系的老师和同学们二百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。
在本次讲座中,王玉芳老师围绕着“马如何出现在我国古代美术作品中”与“马在我国古代美术的发展历程中艺术造型、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的变化”这两大各有侧重而又交相呼应的主题展开论述。讲座伊始,王老师以古代的各种文学、美术作品乃至民谚,向同学们展现了“马”在中国古代的重要地位。随后,王玉芳教授从中国古代马的起源、发展与考古发现、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马的造型变化、“马”文化所代表的精神文化内涵变化这三大方面,详细论述了马在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的变化发展历程。王老师在系统展示中国古代从驾车到骑马的发展过程的同时,着重向大家展示了不同时期极具时代特色的古代“马”艺术作品,从“世界第八奇迹”秦陵兵马俑中的铜马车,到气势雄浑的霍去病墓“马踏匈奴”石刻,再到雄姿勃发的“昭陵六骏”与细腻华美的“虢国夫人游春图”,包括雷台汉墓的铜奔马,无不显示着古代中国对于“马”的重视与喜爱。在向大家介绍这些精美的古代艺术品的同时,王教授还通过对比不同时期马在艺术作品中的造型变化,展现了马匹在中国古代生活中不断演进变化的形象特征。王老师最后指出,马的精神文化内涵在古代不断演变,在唐以后,已成为了艺术表现的特定载体,不但了寄托了作者的审美追求,也处处表现出艺术家爱国忧世的心情。
在讲座结束后的互动环节中,同学们提出不少问题,王老师予以了清晰的解答,同时谦虚地表示自己相关的研究尚未结束,同学们如果有好的建议与不同观点,欢迎在讲座后继续与她交流探讨。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,讲座顺利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