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讯:“研究生学术讲堂”第77期:考古学视野下的中西文化交流——新丝路构建之思考与践行
发表时间:2017-04-07 发布者: 阅读次数:477
5月6下午,“研究生学术讲堂”第七十七期在西北师范大学第二报告厅举行。本期邀请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博士生导师,二级教授赵丛苍主讲,题目为:考古学视野下的中西文化交流——新丝路构建之思考与践行。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。
本次讲座主要从新丝绸之路诞生、渊源与发展、思考与践行三个方面讲述。
第一,新丝绸之路诞生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央视与NHK合拍的《丝绸之路》,1988年日本丝路博览会;1990年“新亚欧大陆桥”全线贯通;2011年美国实施“新丝绸之路”计划;2013年提出的“一带一路”这四个阶段。
第二,丝绸之路之一般:“丝绸之路”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《中国—个人旅行的结果和在这个基础上的研究》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抽象概念,其横亘与欧亚内陆腹心地带,宛如一条丝带一样连接着东西方文明。传奇古国,交流互通;玉石之路,始于史前。
首先,张骞出使,凿空西域。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壮举,标志着丝绸之路全线贯通的开始。自此,丝绸之路就成为欧亚大陆经济交流和文明交往的大动脉。其次,鼎盛汉唐,畅通繁盛。作为汉王朝来说,其维护丝路畅通的需求十分强烈,对于丝路畅通的保障也更积极主动。再次,丝绸之路的价值有促经经济发展,促进文化共生,促进技术传播。最后,丝路与军事。战争贯穿于丝路的兴衰。
第三,对本问题的思考与践行。教授讲到其曾存在的三个问题,并说明问题都得到良好的解决,西北大学等单位就此展开了相应的实际行动。认为作为公民应有国家战略意识、效力意识及大格局意识,并对新丝路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。
本次讲座气氛和谐融洽,内容发人深思。教授知识渊博,阅历丰富,使同学们对新丝绸之路的发展问题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,对其专业研究更有帮助。